药监智库服务药监 研究报告汇聚智识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智库建设初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2-03-04 阅读次数:11383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近日,以“拥抱未来‘新黄金十年’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为主题的《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高质量发展报告》)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以下简称传媒集团)旗下健康中国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发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共计4.2万字,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生态变化及亮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全媒体、大数据、监管智库”三大战略的指引下,传媒集团智库建设实现稳步推进。

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传媒集团的监管智库秉承服务药品监管的使命,持续为监管事业和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较短时间里打造高端药监智库,充分把握监管和产业需求,充分发挥集团合力,高位推进智库建设是关键。”传媒集团董事长吴少祯表示。近年来,传媒集团将监管智库建设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在集团和子公司架构上进行了调整,在人力物力上予以保障,着力打造面向大健康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

明确研究路径 确定研究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药品领域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监管科学快速更迭,专业智库在推进药品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吴少祯表示,传媒集团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的中央文化企业,开展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服务好药品监管和产业发展责无旁贷。

2018年下半年,传媒集团响应国家号召,挂牌成立“健康中国研究院”“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健康大数据中心”,探索立足药品监管、服务大众健康的高端专业智库建设。2019年12月,传媒集团将监管智库与全媒体、大数据并列为集团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方向,着力打造三者的有机结合。

“和社会智库相比,我们的监管智库与药品监管联系更紧密,更了解药品监管政策,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药品领域服务监管大局是我们天然的职责。”吴少祯表示,传媒集团的监管智库建设不仅是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机构融合转型发展的要求,更是传媒集团基于传媒属性,凝聚监管、产业、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传媒集团持续推动智库建设,已连续举办多届智慧监管创新大会,系统展示智慧监管领域的最新探索与成效。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为监管人员、从业人员提供政策解读、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等内容。

此外,集团各部门和子公司还从各自业务角度和优势资源调度出发,谋划承担相关政策理论和政策实践的研究,积极推进集团智库建设,如出版《中国医药报》监管科学专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转型为学术期刊、加强智库基础数据库建设、强化监管智库专家库建设、推出“两品一械”蓝皮书……

健康中国研究院作为集团监管智库建设的“大脑”,负责统筹规划集团的智库建设工作,协调各个子公司间的智库研究;并通过组织重大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健康中国”战略理论与实践、药品监管领域政策理论研究与政策实施调研,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

社会效益优先 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撑

成立短短三年里,研究院已初见成效,发布“中国健康发展指数”、开展化妆品产业状况调研、持续落实国家药监局重点课题项目……“作为中央文化企业,社会效益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传媒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严文君表示,尽管研究院的不同课题各有侧重,但其核心始终是围绕监管、服务监管。研究院通过关注监管政策的落地情况,搭建监管与产业的沟通桥梁,逐渐探索出一条依托集团数据产品,结合行业资讯,把集团数据业务与调研报告相结合的新路子。

以“中国健康发展指数”为例,研究院成立伊始就联合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围绕影响健康的因素,从生物学、卫生服务、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健康发展的状况和走势进行了系统、客观的评估分析。在严文君看来,“中国健康发展指数”的发布,成为传媒集团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引导社会公众和产业关注健康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研究院不仅开创性地完成了我国整体健康发展状况的量化工作,还积极投身到最能展现社会文明程度的罕见病治疗领域。”严文君指出,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陆续出台罕见病药物研发注册相关政策,一批罕见病药物相继获批上市。在此背景下,研究院以罕见病药物研发领域备受关注的自然病史为切口,及时开展了“罕见病自然病史研究与应用”课题的研究工作。自然病史这一罕见病药物研发领域的独特切入点引来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相关医药企业,尤其是研发创新类药企,以及部分国内罕见病领域的资深临床专家、学者、患者组织,也积极加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

研究院的罕见病课题组成员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了解自然病史研究的开展途径与监管要求,讨论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政策建议,促进参与各方的高效协作。”为了能够快速推进该项课题,在短短三天里,罕见病课题组加班加点,完成了对十数家患者组织的调研,获取了大量罕见病患者对该课题认知程度的一手资料。

罕见病自然病史研究离不开罕见病药物研发这个大背景,研究院专门组织召开相关政策解读会、国际罕见病自然病史研讨会、罕见病药品研发生产企业座谈会等,收集分析罕见病药物研发环节中各方代表意见。每一场座谈或研讨都是一次头脑风暴,也是一次意见的深度交换,让企业、研发机构、临床医生、患者组织、专家学者们理解药监政策的同时,畅谈研发中的痛点、难点,大家多向奔赴,在研究院这个平台,共同为破解罕见病用药难题、提升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积极努力。

深度调研医药企业 展望产业发展前景

在成功完成几项课题研究后,研究院将目光重点放在了“十三五”期间国内的医药产业。经过近一个月的讨论与可行性分析,研究院将课题方向确定为“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调研”,并于2021年7月成立课题组,正式启动了包含文献整理、资料汇集、数据搜集整理等在内的相关工作。

《高质量发展报告》需要大量产业数据、监管数据和经营数据的定量分析作为支撑。如何在信息汪洋中寻找权威、准确的数据来支持调研报告,成为课题组面临的难题之一。

摆在课题组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直接使用部分来自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要么依托集团大数据中心,同时补充来自官方渠道的权威数据。课题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课题组表示:“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是课题组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的基础。”

为了解决数据难题,在传媒集团大数据中心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企业经营数据的同时,课题组也积极从国家统计局、国家药监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及行业协会搜集医药产业的权威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燕玲用“打捞”一词形容课题组数据搜集的过程,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须下得“真功夫”,坐得“冷板凳”。

为了确保数据准确,课题组再三核查,利用不同文件进行交叉验证,进行数据清洗和降噪,并谨慎地选择不同体例的图表,让相关数据连成线、形成面,把产业趋势直观、准确地展现出来。

2021年底,为《高质量发展报告》课题组提供部分数据分析支持的上海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研究员王广平看到课题组提供的原始数据时感触颇多。“变量设置分类分层,数据完整、清晰、有代表性,不像是一家年轻智库的作品。”他感慨地说,“这份报告的原始数据翔实,对于产业研究很有价值,让数据去验证行业内模糊的概念,用数据去支撑报告中所呈现的观点,相信读者会对医药行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王广平所提及的部分原始数据是指课题组采集的130份覆盖了广东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代表性医药研发生产企业的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由企业研发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或者副总以上管理层填写,问卷完成度高,颇有代表性。据了解,调查问卷共设置80余个问题,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一致性评价开展、医保、创新研发情况等5个维度,以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政策落地执行情况,征询了监管者、企业家、学者的多轮意见。

此外,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产业政策,课题组还梳理了全国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安排,认真研读60多份政策文件,从中寻找各地政策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为课题组的研究补充政策信息。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智库平台,研究院也是一个年轻的工作团队。我们坚持价值导向,努力深耕健康研究领域,力争能做一些有助于推动监管升级、促进行业发展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张燕玲表示。

据悉,下一步,研究院将把药品监管政策研究作为重点,并把研究触角投向医药产业的细分领域,聚焦在医药产业的子行业,做更多实证调研,以期为监管部门提供具体领域、具体问题可供借鉴的决策参考。

吴少祯表示,传媒集团的监管智库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仍需要时间的沉淀。他说:“利用好自身优厚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是监管智库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关键。未来传媒集团将陆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监管部门持续提供智力支持,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决策咨询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智库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意见》还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见》强调,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我国智库发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相关新闻

复星医药:子公司复迈替尼片注册申请受理

6月6日,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复迈替尼片用于治疗2岁及2岁以上儿童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药品注册申请于近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9478个小时之前

在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技术指导原则发布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发布《在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9523个小时之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2020-2030 健康产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049号-1


北京网警网络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信息举报中心|北京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