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药品检查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12-14 阅读次数:11624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近日,浙江省“数字药监”建设工作再传捷报——药品检查智慧系统“浙药检查”应用正式上线。这是浙江省药监局以药品风险精密智控为核心的“数字药监”综合集成平台的重要子应用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药品检查智慧系统建设的探索成果。
“浙药检查”应用平台以检查为核心,开发出检查全流程闭环管理、掌上检查、企业画像、检查员能力评估(检查员画像)等应用场景,改变了以往“一张纸一支笔”的药品检查模式。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分管数字化工作的副主任冯晨通表示,“浙药检查”应用以数字化思维和手段,对药品检查进行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标准变革,推动药品检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并在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出药品检查“浙江模式”。
抓准“三张清单” 重塑工作机制
向数字化要监管力,是浙江省“数字药监”建设的一大理念。今年8月,浙江省药监局着手探索以数字化革新药品检查模式,专门组建专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建设“浙药检查”应用。
如何建设适用于药品检查的数字化应用?冯晨通向记者列出了“浙药检查”应用建设要思考和解决的“三张清单”——需求清单、场景清单、改革清单。
冯晨通分析道,作为浙江省“数字药监” “1+4+1”工作体系中四个“面向”之面向监管下的重要子应用,“浙药检查”在整体智治“数字药监”中的定位是药品风险处置的执行端,需要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以及与其他应用之间高效的多跨协同。作为一个检查系统,要最大限度地给予检查和检查员管理工作以数字化技术支撑,满足实际检查应用、能力评估等需求。同时,监管部门要有现代化手段及时帮助企业发现风险、防控风险。
基于这张“需求清单”,“浙药检查”应用有了一张“场景清单”。在吸取浙江多地检查系统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该应用以“检查”为核心,以药品检查和检查员管理为两大主模块,设置检查全流程闭环管理、检查员能力评估(检查员画像)、掌上检查、企业画像等应用子场景,通过打通掌上检查端、电脑端、数字云端“三端”,提升检查技术支撑及检查报告数字化应用效率。
开展数字化建设,满足“需求清单”、建设“场景清单”的关键,在于把药品检查部门庞大的数据——药品检查报告充分利用起来。这就需要将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和规划结构化,打通横向、纵向各环节,让数据积累应用,畅通无阻。
为将全省药品检查数据贯通,“浙药检查”应用以检查为核心,以飞行检查、常规检查、有因检查等检查类型作为一级分类,打破了以往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检查维度,统一“两品一械”监督检查要求,重塑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该应用上溯至风险研判,下延至稽查衔接及监管措施制定,横向覆盖检查、稽查、监管全流程形成闭环。根据浙江省“1+11”检查机构体系设置,该应用纵向贯穿省、市、县三级监管部门,对接各地检查数据,探索打造药监“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药监模式,推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检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
革新检查模式 实现线上带教
检查员手持“一张纸一支笔”进企业检查,是传统的药品检查模式。为了给药品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浙药检查”应用架设“掌上检查”场景,让检查员的智能手机取代纸笔。
对于检查员而言,每次进企业检查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企业质量体系检查的基础上,按照要求严谨准确书写完成检查报告,这是检查员的一大功课,也是一大考验。在“浙药检查”应用的需求清单里,满足检查工作现实需要位列其中。
基于检查工作需要,平台在检查员应用的“掌上检查”端口丰富了检查报告记录形式,植入语音输入、拍照记录、紧急信息联系等功能。金华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检查中心赵萍告诉记者,检查员可利用“掌上检查”多种记录方式,如语音转文字、图片、录像等记录检查情况。完成检查后,可将检查记录套用相应模板,直接在电脑端导出,经过完善调整后,即可提交留档。她表示,数字手段为检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增强了检查流程的可追溯性。
药品职业检查“双百尖兵”工程是近两年浙江省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师带徒”带教模式是该工程一大创新点,“浙药检查”则进一步将线下带教模式迭代为线上带教。“掌上检查”端已配置知识图谱、检查要点、标准规范等数据库,成为检查员随时伴身边的“线上带教导师”。
平台建设前期,建设专班已将检查要点、标准规范植入平台数据库。记者了解到,在“双百尖兵”工程完成教材编写工作后,教材内容也会被结构化充实到数据库中,方便检查员查询使用。同时,检查员还可在“掌上检查”端检索检查报告检查缺陷项的表述,用准确严谨的表述完成检查报告。
此外,“掌上检查”端架构于浙江省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浙政钉”,检查员可在掌上端中自主安排日程、实时接收检查任务。
探索能力评估 实现精准画像
能力评估是科学验证药品检查员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年,浙江省探索实施药品检查员能力评估,把住两个“抓手”——制定《浙江省药品检查员能力评估办法》、设计“浙药检查”应用中检查员画像场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今年,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制定《浙江省药品检查员能力评估办法》,从检查员基本能力、公共知识、专业技术、检查实务、拓展能力“五大能力”25项具体指标定量赋分,涉及22个细化指标项目;从类型、环节、特长“三大维度”60个细化指标定性画像。同时,“浙药检查”应用将这些评估数据量化,并根据检查员此前检查经历,清晰勾画出检查员能力评估“五维图”,使评估情况一目了然。
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检查员管理科谭琪学表示,目前,检查员能力评估与人员准入、培训教育、绩效考核等四大模块已被纳入“浙药检查”应用平台。通过量化评分和定性画像,相关部门可科学精准评估检查员检查能力和擅长的检查领域,助力检查员科学调派。
除检查员画像外,企业画像也是“浙药检查”应用一大重要应用场景。企业画像旨在提高检查报告利用率,基于前期结构化的检查报告数据分析,将检查报告结构化处理成数据信息,并开发算法和模型,从不同维度为企业画像,形象展现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准确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人员还可通过既往数据和平台分析,掌握企业概况,为后续检查及企业改进提供方向。
作为经验丰富的药品生产检查员,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梅源告诉记者,不同类型企业的检查数据生成的企业画像不同,检查员可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检查方案,精准防控风险隐患。“以数字化为辅助,可以更好实现检查个性化。”梅源一语中的。
据悉,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将建立更多数字计算模型和智能预警模型,推动“浙药检查”应用不断衍生升级,贯通“数字药监”综合集成平台各应用系统,加强药品检查数字化赋能手段,实现药品检查现代化。
相关新闻

复星医药:子公司复迈替尼片注册申请受理
6月6日,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复迈替尼片用于治疗2岁及2岁以上儿童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相关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药品注册申请于近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9502个小时之前

国家药监局部署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监管
9502个小时之前

在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技术指导原则发布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发布《在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9547个小时之前

2024年全国药品抽检中期工作会召开
9547个小时之前

全国疫苗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交流会召开
9547个小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