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信息数据成为急救“先锋”
发布日期:2020-08-04 阅读次数:367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 本报记者 蒋红瑜
近日,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召开2020年第一次管理委员会暨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会上,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器审中心)为牵头单位的医疗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汇报了工作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症监护(ICU)等科室的临床管理和重症患者生命信息监护等工作尤为重要,工作组就疫情防控期间在重症医学上取得的探索性成果进行了汇报。
疫情防控期间,工作组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术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响应前方医院临床需求,针对重症海量数据管理、误报警频发和报警疲劳、数据漏诊和误诊等问题,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武昌医院搭建生命信息数据远程I CU/CCU管理网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该平台为更好更快地医治重症患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工作组将持续对管理平台进行优化完善。
强强联合 打造移动ICU
3月8日,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晓波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病房的患者床前启动平台,平台另一端在线连接着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七位专家,以及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通过该平台,图像实时传输给每位专家,供专家进行病例讨论,商讨最优治疗方案。
“平台可以将我们查房的情况进行线上连接,通过调整摄像头,后方专家可以掌握患者超声、影像学动态、用药等实时状况,以及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等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黄晓波介绍说。
“不同于各大医院目前使用的远程会诊平台,远程管理平台实际上是一个移动ICU/CCU平台。去年10月份,我们就与深圳迈瑞医疗团队讨论改造心电监护信息化整合方案,做出部分样机并把远程I CU信息接入硬件中。随后,在解放军总医院CCU心脏监护室中对20多例患者展开实时在线监测。”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院长兼心血管学部主任陈韵岱介绍,平台的建设目的之一是解决I CU误报警频发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表示,当前,大数据和远程会诊是热门研究领域,两者结合意义重大,工作组成员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此前所做的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也得以适时应用。隆云介绍,工作组相当于由业内人士组成的专科联盟,工作人员协力探索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平台的搭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实际上,建设该平台的想法并不是在疫情发生之后才提出的,但疫情发生无疑加快了平台的建设速度。在武汉抗击疫情期间,工作组成员提出将医院局域网和国家级专家资源整合到一起,以救助危重症患者。”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东表示,受抗击非典经验和新医改的启发,他一直在反复思考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远程生命信息数据的监测工作。此前,绵阳市中心医院已建成局域网,连接部分县级医疗机构的数据。
据介绍,经实际运行,平台初步实现了重症患者生命信息数据和ICU/CCU医疗资源共享,优化了重症患者的报警响应和临床决策流程,能够减少数据漏诊、误诊等医疗差错,提高临床工作效率,降低医生护士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
问题待解 智能升级迫在眉睫
在各位专家看来,管理平台不仅能代替重症监护室现有的各类监测平台,采集并同时连续存储信息,还能将相关数据进行标测和对外参数融合分析等。不过,作为一个“新生儿”,其成长壮大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
“比如获取数据的方式。平台需要获取哪些数据、数据获取之后以什么格式展示、输出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数据获取并处理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解读,辅助医护人员诊断疾病。目前,我们正在想办法迈出这一步。”隆云说。
陈韵岱认为,在完善平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于危重症患者数据的精确采集水平,根据综合性多生命参数的采集来评价患者的临床预后和转归,提出多生命参数对于下一步干预策略上的指导意见。此外,她也同样指出了平台人工智能应用的相关问题,如平台的智能化应用不仅需要各种设备厂家投入成本升级系统,还需要多个设备的不同厂家互相开放接口,进行信息化兼容。
“工作组希望将各家医院的远程平台对接与共享,但医院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不仅需要技术的投入,而且还需考虑到一些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或者社区医院没有相关设备或者局域网络的现实情况。目前,只有一些较为大型的医院具有实现对接的可能性。”王东表示。
“一些县级或市级医院与省级医院的理念和设备相差较远,如何打通省、市、县医院数据,还需要摸索。”黄晓波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例,介绍了该院历时两年搭建六家医院内部平台的经验。如在理念推广过程中,需要跟省级药监部门甚至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部门沟通;在硬件上,需要开发系统算法、存储方式,实现信息安全等。未来,如何打通医保通路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任重道远 建立医学数据联盟
据悉,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针对生命信息数据实时分析和24小时多参数生命信息数据总结分析的临床需求,工作组提出并正式申请了“一种多参数监护设备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尽管“小有所成”,但多位专家认为,完善平台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陈韵岱认为,后续工作应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让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更加标准化;二是在获取数据与记录之后,还需将大量标准化的数据形成有价值的数据库;三是建立预警模型,通过数据了解重症患者病情,助力患者救治策略的后期选择和情况跟进,使其真正起到远程移动ICU的指导作用。
“我们希望求同存异,尽可能地覆盖志同道合的医院,一起收集数据,建立中国重症医学数据联盟;破除技术阻碍,完成数据采集、数据输出、数据信息标准化、人工智能开发等工作,在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上更进一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通过标准流程,保证数据安全。”隆云表示。
王东指出,远程的数据传输需要局域网来对接,希望基层能建立更多局域网,这有利于医院内部对危重症患者数据进行管理,减少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作为工作组的一员,应推广远程数据管理,让基层患者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达到优质资源下沉。此外,还需最大化应用平台以避免专家资源不足和专家资源浪费。
“我们和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申请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远期生命体征随访的研究项目,以及四川省医学科学创新研究项目,这两个项目都利用平台进行研究。”黄晓波介绍,在后期工作中,需要思考如何在早期将重症患者筛查出来,以减少医保开支;研究患者死亡报警模式,通过数据库建立多参数多维度的预测模型,从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开发医护人员决策模式,根据具体的死亡预测模型,建立重症患者临床辅助“决策树”,帮助医生决策最优治疗方案,避免同质化治疗;通过人工智能学习,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肿瘤疾病、更准确地判断患者转危可能性,助力重症医学学科发展。
相关新闻
“钇”朵小红花:寻找治愈希望 传递生命力量
4818个小时之前
2024 ASCO恒瑞医药14款创新药共79项抗肿瘤领域研究成果登场亮相
4889个小时之前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明确,眼保健操、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近视
5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进一步提高近视防控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推动和加强我国近视防治工作。
4890个小时之前
Molecular Cancer | 迈向癌症治疗新纪元:CAR-M疗法的临床潜力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淋巴瘤和浆细胞骨髓瘤(PCM)等方面。然而,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替代性的免疫治疗方法,以克服当前CAR-T细胞面临的重大挑战。具有强大吞噬能力、抗原呈递功能以及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和刺激适应性反应的巨噬细胞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选择。
4890个小时之前
以标准化引领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机器人作为医用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分支,凭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显著优势,正受到医疗器械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促进手术机器人领域创新产品加速上市,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用械安全,我国药监部门积极推进医用手术机器人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手术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4987个小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