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纵览


发布日期:2022-01-07 阅读次数:12520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摘要: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两种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数亿患者。从治疗领域来看,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在前7大发达市场(美国、日本、欧盟4国、英国)中是排名第四的领域,销售额超过390亿美元。传统上,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通过小分子吸入剂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首个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制剂获批上市,一系列创新药物和疗法涌入市场。


由于哮喘和COPD的处方往往一同开具,呼吸系统药物开发公司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他们的产品如何应用于不同的适应症,更重要的是,哪些适应症更能带动公司业绩上涨。根据IQVIA MIDAS全球药品销售数据库的数据,图1展示了近年来呼吸领域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销售额的变化趋势。就小分子药物而言,自2018年以来,COPD贡献的销售额略有增长;2021年,治疗哮喘和COPD的药品在总销售额中的贡献相当。小分子吸入剂治疗的另外两种呼吸系统适应症支气管痉挛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贡献可忽略不计。


对于生物制剂,销售额主要来自哮喘适应症,另外两个适应症——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虽贡献较小,但呈增长态势。用于治疗COPD的生物制剂正在研发中,目前尚无生物制剂获批。


图1


小分子药物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分子药物主要分为长效吸入剂和短效吸入剂。长效吸入剂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维持治疗、预防急性发作,主要包括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吸入剂按需使用,可迅速缓解症状,主要包括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等。近年来,新型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几乎停滞不前。这一领域的大部分创新都集中于开发长效药物的固定剂量联合疗法,如将两种类型的分子结合,最常见的是LABA+ICS或LABA+LAMA;或将三种分子结合起来,通常称为三联疗法。


如图2所示,新近上市的三联疗法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容,2021年贡献了10%的销售额,且几乎所有的销售额增长均来自三联疗法。而小分子呼吸系统药物的增长趋势相对平稳,这是因为之前的分子药物面临专利到期,单药治疗和双联疗法正逐渐被新型药物和三联疗法所取代。


图2


从销量来看,不同品类和类型药物的组合在哮喘和COPD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主要用于治疗哮喘,ICS+LABA双联疗法也是如此(图3);而抗胆碱药(或LAMA)单用或联用主要用于COPD的治疗。药物获批的适应症是影响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目前已有几种三联疗法获批用于治疗哮喘和COPD,但上市时间尚短(2020年获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COPD销售份额不断增长:创新三联疗法最初仅被批准用于治疗COPD。


图3


生物制剂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涌现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该领域首个上市的生物制剂是2003年上市的抗IgE抗体——Xolair(奥马珠单抗)。十多年后,新一代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制剂IL(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上市。


目前市场上获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IL抑制剂还有葛兰素史克的Nucala、Teva的Cinqair、阿斯利康的Fasenra和赛诺菲的Dupixent;其中Nucala、Cinqair和Fasenra靶向IL-5(IL-5在嗜酸性粒细胞的发育、释放及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而Dupixent则靶向IL-4/IL-13信号通路。


在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生物制剂的销售情况时,按适应症划分的细分市场销售额尤其重要,因为获批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5种产品中有3种也获批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Dupixent获批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Xolair获批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Nucala获批用于治疗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如图4所示,从Dupixent和Xolair的销量分布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以外的适应症贡献的销量也很可观。


图4


在呼吸系统疾病适应症中,销量的主力来源是哮喘治疗。Dupixent和Nucala例外,二者约30%的销量分别来自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2020年底,Xolair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但到目前为止,Xolair销量中只有不到1%来自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所增长。


由于其作用机制,白细胞介素抑制剂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因此上述药物目前都在积极开发用于治疗其他疾病。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大多推进到COPD治疗的后期研发阶段,如果研发成功,将为生物制剂开辟一个庞大的呼吸药物细分市场。然而,COPD通常是由吸烟引起的肺损伤所致,这些免疫抑制疗法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及它们对哮喘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前景将变得愈加复杂,了解疾病动态、推进新疗法问世,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相关新闻

医学科普,听得懂更要讲得对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医学科技迅速发展,新装备、新技术、新药、新方案等已深度影响“促、防、诊、控、治、康”各环节,这也为健康科普提供了高水平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医学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旨在培养公众的健康素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的长期性活动。建设健康中国,医学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8043个小时之前

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中医药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8387个小时之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2020-2030 健康产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049号-1


北京网警网络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信息举报中心|北京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