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药监局以人才建设推动监管能力建设


发布日期:2022-01-04 阅读次数:11437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摘要: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重庆市药监局举办2021年药品生产监管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员资质和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培训围绕药品生产相关法条,向监管人员分享法规理论与实操案例。在重庆市药监局的组织下,类似的培训活动几乎每月都有。


  近年来,重庆市药监局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高层次人才不足、部分检查员专业性欠佳等问题,沿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打出人才建设“组合拳”,持续开展人才培养系列工作,确保国家药监局关于检查员队伍建设各项部署落地落实落细,不断推动重庆市药品监管能力的提升。


 坚持人才引进,优化检查员队伍结构


  为了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重庆市药监局坚持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针对部分监管人员存在专业能力薄弱等问题,重庆市药监局联合重庆医科大学,组织实施了为期1年、累计350学时的药学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根据监管实际,定制授课内容,厚植药监专业素养。在组织药品继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重庆市还将联合市内外高校开办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和药学专业硕士课程班,坚决把“存量”盘活用好。


  同时,重庆市药监局连续两年通过公招、遴选等方式大力引进以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主体的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加强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储备,把“增量”做优做强。据了解,重庆市药监局各检查分局、药品技术审评查验中心专职检查员共265人,其中拥有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检查员有217人,占比超八成,拥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84人,占比超三成。


 开展“双培工程”,推进检查能力梯次提升


  重庆市药监局立足受检对象多、监管周期长的工作实际,开展“塔基+塔尖”双培工程,分步分层提升监管人员专业能力。前期按照复合型“全科医生”式培养思路,重点解决检查资质能力有无的问题,保证基本满足履行监管事权任务的现实需要,筑牢监管“塔基”。


  在满足基本监管需求的基础上,重庆市药监局还针对药物临床试验、疫苗监管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环节,结合市内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关联领域,着力培优监管“塔尖”。重庆市药监局通过规范建设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医疗机构作检查员的实训基地,同时以国家级检查员、资深检查员为中坚骨干师资,组织开展“百对师徒结对帮教”活动,以师带徒,手把手传授监管心得及注意事项。


  重庆市药监局还全面推行岗位练兵,通过外派检查员到企业和医疗机构换位挂职、检测审评执法机构关联顶岗、国家检测审评机构挂靠培养等方式,在“全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培养,打造具备“专、精、尖”能力的检查员。


  创设“学思辩”平台,增强检查队伍核心素养


  针对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业态、新问题,为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重庆市药监局特创设“药品安全大讲堂”“药监论坛”“药监沙龙”三大平台,努力推动检查员知行合一,能力素养的全面成长。


  “药品安全大讲堂”不仅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企业负责人等专题讲授,还组织骨干检查员上台讲述学习心得与监管经验,同时在检查员学懂、学透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向监管对象答疑解惑。而“药监论坛”则是以《重庆药品监管》内刊为主阵地,广泛征集刊载监管检查、执法办案等领域的原创性论文,引导检查员在写作的过程中沉淀思想、深化认知。重庆市药监局还将论文评选与单位、个人年度考核评优挂钩,形成常态长效激励机制。“药监沙龙”则是以技术标准原则、法律法规适用等存疑存惑点为主题,邀请监管人员、企业代表和法律界人士等,以圆桌座谈、情景模拟等形式着力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监管智慧。目前,已成功举办“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的监管与发展”“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探析”等多个主题沙龙。


  随着重庆市药监局队伍建设的逐步完善,监管成绩不断涌现,仅12月份,重庆市药监局就因在案件查办、化妆品不良反应检测中的突出表现获得国家药监局通报表扬。此外,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重庆市永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科(不良反应监测科)还被评为全国药品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冯玉浩)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2020-2030 健康产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049号-1


北京网警网络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信息举报中心|北京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