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建立协同一体化全链条数据应用模式


发布日期:2021-03-18 阅读次数:287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


在UDI试点过程中,上海市药监局抓辖区制度、抓试点范围、抓数据质量、抓拓展应用,持续扩大试点品种范围,覆盖不同种类、不同风险等级医疗器械,严把数据质量关,积极推进拓展应用,探索建立基于唯一标识的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协同一体化全链条数据应用模式,创造性开展唯一标识拓展应用。

2019年7月,国家药监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启动UDI试点工作。上海市作为首批试点省份,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在UDI系统全环节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上海市药监局高度重视UDI试点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该局2020年度重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好三个强化,即强化部门合作与联动、强化数据上传与对接、强化宣贯培训和交流,以更好实现“三医联动”,持续提高UDI数据数量和质量,积极推进UDI全链条示范应用。

强化部门合作与联动

试点初期,上海市药监局会同上海市卫健委联合印发《上海市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品种、试点单位、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并安排专人对接。

2021年1月,上海市药监局与上海市医保局、上海市卫健委联合印发《上海市关于联合推进医疗器械UDI系统全域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探索UDI服务“三医联动”。方案提出,选取血管支架、球囊扩张导管、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起搏电极导线等7个重点品种开展UDI与上海市医疗器械统编代码的映射(以下简称两码映射),探索拓展UDI在医疗、医保、监管等领域的衔接应用,并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更多品种开展两码映射工作。

强化宣贯培训和交流

为使相关单位对UDI相关政策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好地协同推进UDI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试点应用,上海市药监局进一步细化UDI工作操作指南并加强宣传培训。UDI试点期间,上海市药监局会同上海市卫健委联合开展多次培训,同步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治理与UDI系统建设。同时,联合上海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平台开展多渠道培训和宣传,累计对上海市900余家医疗器械企业、40余家医疗机构,共1500多人次开展政策宣贯。此外,还通过微信交流群等新媒体方法,及时回应试点单位提出的问题。

为确保上传数据质量,上海市药监局每月定期抽查试点企业已公布数据情况,对发现的注册人信息填写不统一、不规范,上传数据错误,数据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及时督促企业修正数据4200余条,提高上传数据质量。同时,动态收集整理试点企业数据上传过程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和改进需求,为国家药监局进一步优化UDI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强化数据上传与对接

基于UDI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开发,上海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合作,尝试形成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协同一体化的全链条数据应用闭环测试,充分发挥数据库作用,探索利用UDI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减少医疗差错,实现精细化管理,创新监管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实施,医疗器械管理信息链逐步畅通,初步实现了医药、医保、医疗三部门的联动,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一方面,UDI系统建设工作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品种覆盖面持续扩大。在生产源头创建和维护UDI是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一年多来,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上海市UDI系统试点品种及参与范围不断拓展。截至目前,试点单位从试点初期的40家增至191家,包括医疗器械注册人170家、经营企业6家、医疗机构15家;已组织试点单位发布上传数据7万余条,占国家药监局UDI数据库已公布数据的20%左右,涉及2400余张注册证和备案凭证。其中,第一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金属冠脉支架已全部完成UDI赋码、数据上传和发布工作。

另一方面,UDI服务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更加畅通。试点注册人(如微创集团、波士顿科学、美敦力等)、试点经营企业(如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试点医院(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第十人民医院等)积极探索,开展合作,已初步实现UDI系统在上海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试点应用。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供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2020-2030 健康产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049号-1


北京网警网络110| 网络社会征信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信息举报中心|北京公网安备 31010402000380